第三十九章 苏威受黜-《天下安康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裴蕴知道了杨广的心意。
    很快裴蕴便指使白衣张行本参奏苏威:“威昔在高阳典选,滥授人官;畏怯突厥,请还京师。”
    用一个白衣弹劾一个宰相,真是滑天下之大稽。
    而且弹劾苏威滥用职权和畏惧突厥,更是无稽之谈。尤其是后一条,天子解围南下,突厥都要覆亡了,苏威请求天子返回长安,如何成畏怯突厥。
    其实裴蕴不在乎过程,他要的就是一个罪名。而且有时候罪名和过程越是荒诞反而越好,天子让他放手施为。他用荒诞的手法拿下重臣,更能使人畏惧。
    杨广也不爽苏威好久了,便让人审查验证,构成罪状。
    杨广遂诏“威立性朋党,好为异端,怀挟诡道,徼幸名利,诋诃律令,谤讪台省。昔岁薄伐,奉述先志,凡预切问,各尽胸臆,而威不以开怀,遂无对命。启沃之道,其若是乎!资敬之义,何其甚薄!”
    于是将苏威除名为民。
    之后不久,有人又告发苏威与突厥勾结,阴谋举事,这更是捕风捉影的事情。苏威就是疯了,也不可能联合突厥造反。
    但这只是一个理由,裴蕴不打算放过苏威,要弄死他。
    苏威无法为自己申辩,只得说道“自己侍奉二朝三十多年,精诚所至不能让天子知道,各种错误接连不断,罪该万死。”
    苏威自大隋建立就担任宰辅,四次为相,辅佐天子数十年,年过七十,最后其凄惨之状,令人怜悯。满朝文武,莫不唏嘘。
    杨广也不忍心处死他,便以昏聩衰老而且多病,放过了苏威一马,只是将苏威子孙三世皆除名。
    苏威时年已经七十多了,被免官之后,便搬出了洛阳,带着孙子搬到邙山居住。
      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