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五章 皇室学堂-《大周女帝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两个孩子鸡奔碎米一般地点了点头,都十分听话的挑了喜欢的水果吃了。而后,蔡夫人一手拉着和暄,一手拉着姬泰,一直送到了昭华宫的宫门口,笑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。

    在统一的后宫学堂未设立之前,皇子公主们是分居读书的,各自有各自的老师。质子们更是有各国自己送来随侍的老师。

    在和暄的提议被采纳之后,皇帝下令,所有的皇子、公主和质子们都要在辰时赶到凌书殿。辰时到午时是老师授课教书的时间。正午休息则休息半个时辰,所有人都在凌书殿内一起用午膳。

    午后到申时,男女便分开学习。公主们以学习一些音律书画为主,皇子和质子们则是以学习骑射为主。

    走在去凌书殿的路上,和暄想要像个大姐姐一样,拉着姬泰的手。姬泰虽然比和喧小,但也已经八岁了,是个有自尊心的男孩子了。

    于是,姬泰很自然的甩开了和暄的手,姐弟俩有说有笑的并排快步前行着,身后还有宫人紧紧地跟着随侍。

    到了凌书殿的正殿,几位质子都已经在书桌前坐好,好些位皇子和公主都已经到了。

    齐厚朝着和暄投来一个温柔的目光,和暄也微微一笑算是打了招呼。

    然后,和暄与众人一一对视笑了笑,赶忙嘱咐姬泰像她一样坐好,等待着老师的到来。

    凌书殿早在几日前就被打扫的干净利落,殿上中央最前面摆着一张大的长方形金丝楠木桌案,满是饕餮的花纹,上面摆满了竹简。

    殿中央是一个个的小桌案,上面有宫人们早已摆放好了的书卷,每个人都腰板挺得笔直,跪坐在厚厚的软垫之上。

    大殿的两侧,有很多排列整齐的架子,上面分门别类的摆放了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孩子读的竹简书卷,都装在精致的绸缎布袋里。

    马上就到辰时了,大周尊贵的皇子公主以及诸国的质子们逐渐停止了闲谈,神色郑重,静静地等候着。

    不消多时,一个身着姜黄色长袍,年纪约为四十出头的长者,缓步从大殿门口走了进来。

    和暄仔细地瞧着那人,乌黑的胡须散落在胸前,眉毛两侧的毛发也斜着垂落在脸颊上,身形微胖,头上系着湖蓝色的发带。

    这个人虽然衣着并不华丽,梳妆也非一丝不苟,然而走路的时候,却给人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感觉。待他到殿前的中央坐下,整个室内的空气都静止了一般,每个人都感受到了他身上散发出来的那一种浓浓的庄重和威严。

    他的身旁还跟着几个助学老师,自然就是来协助李夫子教学的老师了,只是他们都没有李夫子这样的学识和名望。

    和暄在心中感叹着,父皇和辅政大臣们千挑万选出来的授业老师,果然是不同凡响。

    她早就派人打听过,这位老师,姓李名尔,字伯炀,故乡在楚地。他年轻时候曾游历诸国,只用了几年时间,就声名鹊起。

    之后,李伯炀便时常被诸国的王尊贵族们请去讲学,他也在民间收了许多的徒弟,被大家尊称为李夫子。

    李夫子端坐在软软的金丝坐垫上,用手轻轻抚了抚胡须,眼睛环视了一周坐在下面的孩子们。

    短暂的介绍过后,李夫子拿起桌案上的书卷,缓缓地展开了竹简。殿上坐着的每个人,也随着拿起了摆在手边的《夏易》。【2】

    《夏易》是神农氏在夏朝所著,里面记载了上古占卜之术,也包含了无限的天地奥秘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