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章 太子侧妃-《大周女帝》
第(2/3)页
“结果。。。结果。。。太子妃盛怒之下,推了儿臣一把,就。。。就落水了。儿臣自幼便是不通水性的,在水里挣扎了许久。。。幸而太子经过,不顾安危救了儿臣,才保住了儿臣的性命,可我的孩子。。。我的孩子却。。。”赵蕊儿说着说着,眼圈一热,泪水再一次喷涌而出。
赵蕊儿本就是娇滴滴的弱女子模样,哭诉到这里,皇帝脸上也不禁动容,赵后自是不必说,就连想要维护姜氏一族的姜太后脸色也越发的难看。
赵蕊儿的话把矛头对准了太子妃姜婉容,此刻听到了这里,所有人都转头看向姜婉容。只有和暄站在姜婉容的旁边,一动不动地看着赵蕊儿。
这个时候,姜太后和赵后都不便出声,屋子里的其他人更是没有人敢在皇帝面前吆三喝四了,所有人都在等着皇帝发话。
皇帝自然心里也是明白的,出了这样的事情,只有他来审问太子妃与侧妃,才能不失公允。皇帝喝了一口太监递上来的热茶,道:“太子妃,侧妃所言是否属实?”
姜婉容的心早已砰砰地跳个不停,连太阳穴两旁的血管也在跳舞一般,她只觉得百口莫辩。此时此刻,她若是当着众人的面说,赵蕊儿与她讲了那许多不堪入目的话,且不管这些人是否会先入为主的只相信受害的赵蕊儿,她与赵蕊儿水火不容的关系就会被坐实。那么,她就会成为,最有理由害死赵蕊儿和小皇孙的人。
这样想来,赵蕊儿在听心湖敢那样与她说话,必是早已料定了她不能把那些话拿到台面上来说的。姜婉容虽然是个单纯的女子,可怎么说也是世家望族长大的孩子,这样的勾心斗角,她也是略知一二的。她到了目前为止,还未因为紧张和激动,说出或做出任何错事。
可在这个紧要关头,面对皇帝的质询,她不得不开口说话了。然而,从刚才到现在,她却没有想到任何的对策。难道,今天就是她姜婉容的死期了吗?
“父皇,”和暄不忍再看着这个清丽的黄衣女子再惶恐不堪下去,终于开口道:“出事的时候,儿臣恰好路过那里。虽然儿臣没有听到她们之前说了些什么,可却清清楚楚地看见赵蕊儿是不小心踩到地上的鹅卵石滑到,才掉进听心湖里的。”
姜婉容虽然相信和暄的为人,却没想到堂堂大周二公主,肯在这个时候开口为一个毫无半分胜算的她分辩。她看着和暄,眼睛里溢满了晶莹的泪花,却努力的不让它们当众落下。
皇帝立刻抬起头,看向和暄,然后若有所思的低着头,眼睛直直地看着内室的一张桌子。姜太后本来就不太相信姜婉容会做出这样伤天害理的事情,听了这话,心里也有了几分底气,脸上又恢复了那一副颐指气使的尊尊容。
赵后瞟了一眼此刻呆坐在床上的赵蕊儿,那眼神里有明显的嗔怪。是了,刚刚赵蕊儿字字诛心,句句在理,却丝毫没有提到和暄,这个关键的证人。赵后打从一进斓月宫看见了和暄在这里,便觉得奇怪,可惜她不能悄悄地问,赵蕊儿也没机会偷偷地告诉赵后。
这是不小心忘记说了吗?如今,被和暄说了出来,赵蕊儿刚刚那一番言语的可信度,一下子就打了折扣。毕竟,一个年仅十二岁养尊处优的公主,跟姜婉容并无私交,与赵蕊儿也无仇怨,好端端的有什么必要来诬陷一个太子侧妃呢?
瞧着眼前赵蕊儿一副憋红了脸的样子,和暄心中也有了数。这戏码是赵后与赵蕊儿早早就安排好了的,每一步或许都是算好了的,偏偏没有算到和暄这一世会出现在事发的听心湖畔。
以赵蕊儿那矫揉造作的性子,是没有这样的心智来搬倒太子妃的。因此,这一字一句,甚至包括表情和动作,极有可能都是赵后亲自指点了赵蕊儿的。自然了,谁也不会知道和暄会出现,更不会料到和暄会为太子妃作证了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