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柱子脑子直,还有点转不过弯,愣愣地眨了眨眼:“哥,你这话说得我有点糊涂啊。”他指着那玉壶春瓶,“这玩意儿不是……” “等等,”秦浩峰突然伸手拦住了柱子,声音有些颤抖,“哥,你的意思是……” 陈阳轻笑一声:“糖豆,你觉得那些战车国,一年连几件华夏瓷器都没碰过的洋鬼子,他能分辨出什么是官窑,什么是民窑么?” “绝对不可能……”秦浩峰咽了咽口水,摇摇头。 “柱子,你觉得,年代他们看得懂吗?”陈阳看着柱子,笑嘻嘻问道。 “看不懂。”柱子疯狂摇头。 “工艺呢?” “也看不懂。” “釉色的深浅变化?胎质的细腻程度?画工的精细差别?”陈阳一连串问道。 “都……都看不懂。”秦浩峰、柱子的声音越来越小。 柱子终于反应过来了,瞪大了眼睛:“哥,你的意思是,反正他什么都不懂,咱们给他什么,他都分不出真假?” “不仅如此。”陈阳走到那些昏暗角落前,随手拿起一只蒙尘的小碗,“你们觉得,一个外国收藏家,他要的是什么?” “古董?”柱子试探着问。 “精品?”秦浩峰也猜测道。 “都不对。”陈阳轻轻摇头,“他要的是'华夏文化'这四个字。” 秦浩峰听完之后眉头紧锁:“什么意思?” “想想看,一个外国庄园主,他把一百件'明清瓷器'摆在自己的客厅里,当客人问起时,他会怎么说?”陈阳慢条斯理地分析着。 “他会说……这些都是华夏明清时期的瓷器?”柱子不确定地说。 “对。”陈阳点头,“那他的客人会问什么?” “会问这些值多少钱?”秦浩峰想了想。 “还会问什么?” “会问这些是从哪里来的?” “还有呢?” 第(1/3)页